【药品名称】 |
消风止痒颗粒
|
【类 型】 |
皮肤内服药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2025024
|
【药品类型】 |
中成药
|
【成 份】 |
防风、蝉蜕、地骨皮、苍术(炒)、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石膏、甘草。
|
【性 状】 |
本品为浅棕色颗粒;气香,味甜。
|
【功能主治】 |
消风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样荨麻疹,也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
|
【用法用量】 |
口服,1岁以内一日1袋;1至4岁一日2袋;5至9岁一日3袋;10至14岁一日4袋;15岁以上一日6袋。分2~3次服用;或遵医嘱。
|
【规 格】 |
每袋装15g
|
【剂 型】 |
颗粒剂
|
【包 装】 |
药用包装用复合膜包装,15g×12袋/盒;15g×18袋/盒;15g×30袋/盒。
|
【每件装量】 |
60盒/件;40盒/件;20盒/件
|
【参考价格】 |
|
【产品信息】 |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
优质优价中成药
|
【方 解】
方中荆芥、防风祛风止痒,为君药。地骨皮、地黄清热凉血,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有治风先治血之意;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除湿;石膏清热解肌,为“治斑之要品”(《本草备要》);木通性苦,微寒,功善清心火,利小便。以上五味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等药配合功能消风清热,除湿止痒。
【药理作用】
药理实验表明,消风止痒颗粒对药物所致动物的皮肤瘙痒具有抑制作用。推测其具有抗组胺作用。对动物的皮肤过敏反应及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对炎性介质组织胺、 5 一羟色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也均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此药具有抗过敏作用,对DMSO、C A和二甲苯引起动物耳肿胀的抑制作用表明此药具有抗非免疫接触性荨麻疹作用和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
1、临床适用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病、牛皮癣、药物性皮炎等病所引起的瘙痒。
2、消风止痒颗粒短时期即能减轻慢性荨麻疹搔痒及风团症状,总有效率达78%,同时抑制IgE的产生,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从而对慢性荨麻疹起到治疗作用, 减少复发。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方中单味药综合具有以下功效:
1、抗炎作用:木通、防风、当归、甘草、地黄具有抗炎作用;
2、解热作用:荆芥、蝉蜕、石膏、甘草均能防止和降低多种致热物质诱发的小鼠、大鼠体温升高;
3、抗变态反应:当归、甘草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④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苍术、荆芥、防风、木通、地黄、当归、甘草体外试验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